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辑部 | 广告部 | 发行部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产品信息索取
2024年4月25日星期四
2011年第01期
 
2010年第12期
 
2010年第11期
2010年第11期
 
2010年第10期
2010年第10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8期
 
2010年第07期
2010年第07期
 
2010年第06期
2010年第06期
 
2010年第05期
2010年第05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第02期
2010年第02期
 
2010年第01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2009年第6期
 
2009年第5期
2009年第5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12期
2008年第12期
 
2008年第11期
2008年第11期
 
2008年第10期
2008年第10期
 
2008年第9期
2008年第9期
 
2008年第8期
2008年第8期
 
2008年第7期
2008年第7期
 
2008年第6期
2008年第6期
 
2008年第5期
2008年第5期
 
2008年第4期
2008年第4期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8年第1期
“中国芯”评选:探寻中国芯片产业的动力源泉

■ 孙文博



一直以来,芯片市场一直是欧美、日韩厂商的天下,而后,在我国台湾半导体业界奋起直追之下也拥有了一片领地,而内地厂商既要寻找一闪即逝的市场商机,也要努力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我国内地厂商在这重重包围之中举步维艰。然而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迅速提高,“中国芯”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更是利好消息不断,为将“中国芯”树立成为世界顶级名牌打下坚实基础。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和中电网联手推出的,2006“中国芯”研讨会暨评选大会则为中国芯片产业向国际名牌发展预热。

据悉,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相关的科技规划都把发展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课题中,有2个与集成电路有关。“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对半导体产业的深入规划,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以应用为先导,设计为重点,加快专用设备和仪器的发展。

可以说,IC设计行业是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以此带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协调发展,而“中国芯”这一品牌性“钢印”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成果的重要“标识”。


赋予“中国芯”全新内涵

从广义上看,“中国芯”是一个巨大的民族品牌标识,是目前我国450余家IC设计公司设计产品的缩影。无论是最高端的CPU芯片、3G芯片等等,以至于我们所使用的第二代智能身份证芯片、电表芯片均包含于此,“中国芯”凝聚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心血。无论是IC设计公司、还是专门从事生产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乃至下游封装、应用公司,均是构成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部分。

目前,“中国芯”在嵌入式处理器、网络通信、多媒体处理器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越来越多的手持设备、网络设备和数字音视频产品中搏动着”中国芯”的脉搏。
为更好的服务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扩大“中国芯”理念,提高中国芯片产业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简称CSIP)联手中电网共同召开2006“中国芯”研讨会暨“中国芯”评选大会。本次2006“中国芯”研讨会暨“中国芯”评选大会,从我国450余家IC设计公司中精选出25家入围企业,并在这25家入围企业中挑选出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中贡献突出的部分公司和部分产品,是我国众多集成电路产品的典型代表,也代表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设计的顶尖水平。现在普遍定义的“中国芯”概念是指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集成电路芯片和IP核。

大会发起组织者、中电网总裁赵蔚扬博士说,在此次大会召开之前,我国科技产业界对于“中国芯”的认识过于狭隘,将“中国芯”的定义局限于内地企业之中,港台地区企业很难得到“中国芯”这一铭牌,其中也包括宣传多年的“威盛中国芯”在内。此次“中国芯”大会希望能够为在中国芯片产业中拼搏的企业开拓思路,提高“中国芯”范畴,为“中国芯”这一民族名牌正名。

赵蔚扬博士表示,“中国芯”不应仅仅局限在内地企业之中,这是全球中华血脉、全球华人所共同拥有的民族品牌。“中国芯”代表着大中华区所有华人企业所共有的品牌,不仅仅是神州龙芯、信芯,也包括香港晶门以及众多台湾公司的优秀产品。对于芯片产业而言,在企业竞争之外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只有在大中华范围内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芯”产业的发展。

本次“中国芯”评选的公司和产品涵盖液晶驱动控制器芯片(LCD驱动芯片)、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加速传感器、笔记本电脑嵌入式图像处理芯片、便携多媒体音视频处理器(MP3芯片)、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电信卡、双模全集成单芯片射频芯片、高速32位嵌入式CPU芯片以及单端口HDMI接收芯片十个领域,代表着我国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产品领域,其中便携多媒体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嵌入式图像处理芯片等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次“中国芯”评选,将致力于打造重点领域中的中国芯片名牌,而“中国芯”也必将成为世界芯片市场的新星。

赵蔚扬博士强调,在“中国芯”产业发展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竞争。在产品背后包含着IP合作伙伴、晶圆代工厂、封装测试厂等合作厂商的支持,甚至包括前期设计中所采用FPGA等进行解决方案提供的国际支持厂商。越来越多的产品竞争已经转化为不同产业群落和产业群落、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赵博士进一步强调,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中,“中国芯”不仅仅是评选出一个产品,在其背后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市场定位、产品应用等商业模式是需要我国企业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芯”必须要由单纯的一个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这将是需要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工程。


发展中国芯:知识产权战略是关键

发展国内核心CPU产业,必须要重视知识产权。现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应将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IP授权和使用许可,同时注重自身IP和专利的积累。

目前,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重要战略。在这其中,IC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走向。从我国出台“18号文件”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来,我国IC产业尤其是IC设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我国IC设计业销售额为9.8亿元,至2005年已经增长到12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76.84%。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超过200亿块,销售总额突破7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销售总额的4.5%。“十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05年IC设计业在整个产业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5.3%上升到2005年的17.7%。

中电网总裁赵蔚扬博士表示,发展“中国芯”工程,创造“中国芯”品牌必将是建设“内凹型”企业和产业链。自主创新并不等同于全部基础产品和基础IP都要重复建设。例如,现在大部分通讯类芯片厂商如TI等都是采用ARM的核心IP,难道这样的芯片就不是TI的产品吗?

赵蔚扬博士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芯”战略在IP层面上必须“借力打力”,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已有的、成熟的IP完全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直接采用。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知识产权,并以此为核心,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众多国际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使自身独有的IP成为这一战略联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才是“中国芯”工程中IP战略的核心所在。

2006年,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销售额将突破千亿大关。仅今年1-9月集成电路全行业已实现销售收入734.49亿元,同比增长49.2%;产量达274.15亿块,同比增长45.8%。根据IC?Insight分析,中国半导体市场2002年~2008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7%,2006年中国市场总量将超过美国。其中IC制造产业快速成长,2003年~2004年中国内地代工厂收入增长将近三倍,到2009年销售额将达到37.6亿美元左右。据半导体市场研究公司DatabeansInc资料,到2009年,中国的IC消费将占全球的25%,达到690亿美元。

就现状而言,目前大部分核心芯片技术还掌握在美国手中,而研发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进入时机对于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存储器的需求爆炸性增长的前几年进入了DRAM领域,获得了成功。就目前全球市场芯片市场发展而言,3G通信芯片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企业如果能取得技术突破,有可能获得市场承认。

知识产权壁垒并不排斥后来者的参与,只要遵守其游戏规则,不仅可以取得市场成功,也可以带动核心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参考韩国三星电子的经验。

三星在手机领域中有大量的芯片来自于高通。对于高通来说,三星是其最大的客户、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大的合作伙伴。三星用十几年时间,成功地从高通单纯的IP授权客户,发展成为其竞争对手,最终让高通接受其为合作伙伴和某些技术的共同拥有者。
“当我们为使用某个技术而支付授权费时,就和技术所有者建立了客户关系,这一客户关系事实上也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可以让技术所有者‘投鼠忌器’。”三星半导体中国区销售人员如是说。


3G中国芯:细化细节是重点

从中国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 TD-SCDMA以来,漫漫长路走得并不容易。但同样是这一条中国3G之路,也真正带动了“中国芯”产业链从标准、核心芯片技术、网络运营一直到终端产品全部覆盖的产业链,也是我国第一次将核心技术全部牢牢的抓在手里。
我国3G方案衍生出多家核心芯片厂商,如从事核心芯片开发的展讯、凯明、T3G、重邮,以及射频组件开发的锐迪科、鼎新等。在与国外厂商的竞争中他们脱颖而出,尤其是展讯、锐迪科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集成、单芯片SoC解决方案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同等产品水平。再进一步而言,3G是一个细活儿,细节决定成败。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曾经指出,中国企业不仅在TD-SCDMA方案中有所建树,在其他标准上,中国企业也在努力开发出一些产品。中国企业已经在3G起步的时候参与到市场中,在未来的3G手机市场上,中国企业将会逐步的起到主导作用。而进一步完善各部分细节工作,成为3G上马前中国企业的重点工作。

德信无线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其客户多为国际一流手机大厂。套用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军的话说,3G通信是一条高速公路,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通路,3G上面具体的应用相当于跑什么样的汽车。这是由设计公司以及各种各样的软件方案提供商从事的工作。针对3G的通信制式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TD-SCDMA射频供应商锐迪科微电子市场总监樊大磊分析,在TD-SCDMA市场上,射频芯片供应商承受着国内外两方厂商的竞争压力。主要的竞争劣势有两点:其一,相对于目前国外厂商比较成熟的方案,国内射频芯片厂商TD-SCDMA射频方案不具备先入为主优势,但是从目前TD系统和终端大规模商用测试的情况看,国外的射频方案并不完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分析,TD-SCDMA/GSM双模终端将成为市场初期的主流产品,因此,锐迪科微电子针对这一特点,在业界首先推出了双模单芯片射频方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走在竞争对手前面的。

其二,个别国外厂商提供从基带到射频的全套终端方案,锐迪科虽然只提供单芯片射频方案,但针对这个问题,锐迪科微电子在市场策略上进行了相应的布署。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利用国内TD-SCDMA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有重点的与相关上、下游企业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我国3G芯片供应商充分诠释联盟的概念,整合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之后,形成整体套片送交手机终端厂商和方案供应商,用群聚的力量与国际厂商抗衡。


老调新唱:多媒体市场空间广阔

尽管中国移动通信相关的各种技术发展在近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我们看到,在高端产品市场,中国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可以预计的短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厂商在这一领域依然无法和国外厂商相抗衡。要提高中国整体芯片产业竞争力,中国厂商必须从某个高速发展的领域取得突破!

在这里,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奇迹般的崛起给了我们新的思考空间。全球PC用摄像头处理芯片80%市场占有率,针对手机市场,中星微提供了三个系列产品:手机图像处理芯片、手机音频处理芯片和手机音视频处理芯片,分别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灵活地搭建手机多媒体处理方案。

与中星微关注视觉不同,另外一家在多媒体领域中领袖群伦的公司关注的是音频市场,这就是珠海炬力。珠海炬力在2005年中国十大半导体企业排名中名列榜首,该公司主要产品为MP3播放器系统级芯片。?

珠海炬力2006年2季度销售收入为3930万美元,比一季度增长了9.8%,预计3季度的收入在4300万-4600万美元之间。在今年8月份,珠海炬力又推出了可实现更低成本的采用0.18微米制程的新产品,采用据称不会引起专利纠纷的新技术,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根据In-Stat数据表明,全球MP3播放器市场将从2005年的1.4亿台上升到2010年的2.86亿台,未来基于硬盘的MP3播放器将进一步融合音乐、游戏、视频、图像回放等功能。针对这一趋势,珠海炬力将推出支持多视频格式的MP3播放器系统级芯片。炬力在全球MP3播放器(除苹果IPOD外)市场的占有率从2004年的20%一直上升到2006年上半年的50%以上。

中星微和珠海炬力可以说是为中国IC设计公司在产品方向把握上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LCD驱动芯片:“中国芯”新驱动力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与TFT-LCD面板相结合,LCD驱动芯片也是一个几乎完全的亚洲人产业,在显示技术领域中,走在最前沿的是日本。目前,日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先进的显示技术的开发上,技术已经远远高于目前液晶显示技术。故而日本TFT-LCD面板和驱动芯片业正在逐步走下坡路,在利润分摊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日本正在缓慢地退出这一市场。而对比起来,韩国虽然有三星电子、LG飞利浦的生产线,也养活了几家IC设计公司,但总体来说却没有特别大的增长,成绩平平。

可以说,在LCD驱动芯片领域中,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我国的台湾公司和香港公司。香港晶门科技1999年从当时的摩托罗拉分离创业,从2001到2004年每年的增长率是翻一番。2005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86亿美元的产值,从LCD驱动芯片领域来说,增长速度之快居全球之首。晶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营运总监叶兆屏表示,目前晶门科技在小尺寸的便携产品和大尺寸电视、显示器等两个领域都已经十分完善,而在小尺寸应用中,OLED产品正在逐步成为主流,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

香港是晶门科技一枝独秀,台湾则是百家争鸣。由台湾著名“联家军”的联发科、联咏牵头,奇景、矽创等都成为业界领导厂商。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晶门科技还是台湾的众多厂商,都已经得到业界面板厂商的支持,几乎都有台湾面板厂商投资的身影,这形成了极为紧密的产业联盟关系。这也是中国人在国际芯片前沿市场中抓住的最大馅饼。
晶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营运总监叶兆屏点出我国发展LCD驱动芯片领域尚有两大难关:一是人才资源匮乏;二是尚难形成规模效应。

内地发展LCD面板以及LCD驱动芯片产业,最大的瓶颈来自于人才。而这样的制约力远远大于发展半导体产业一般意义上的人才瓶颈。在这一领域内,国际市场已经证明是一个纯粹亚洲人的产业,LCD驱动芯片大厂几乎都来源于日本、韩国,美国硅谷的“海归派”所产生的助力并不大。

LCD驱动芯片设计开发人员的“外援”主要来自日、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旗下聚集了大量的韩国显示技术生产、设计方面的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培养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样,包括友达、奇美、中华映管、广辉、翰宇彩晶等“台湾面板五虎”在内地的投资,均能起到带动内地显示设备从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能够明显见效则还需要时间。

除人才瓶颈之外,LCD驱动芯片市场也不如我国其他领域IC设计公司发展得有规模。目前,内地从事LCD驱动芯片的IC设计公司尚未有产出可言,除去香港晶门科技以外的LCD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和北京外,算上TCL内部运作的IC设计部分,以及上广电同样在运作的驱动芯片研发部门在内,目前国内仅有不超过10家从事LCD驱动芯片设计的公司,且普遍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优势的技术积累,发展尚需时日。
我国LCD驱动芯片设计公司分成两大类,在2004年左右出现的IC设计公司开始从事LCD驱动芯片的技术积累;之后,在上广电、京东方TFT面板生产线建立后,都开始有计划地向上游扶植自身驱动芯片设计部门发展,以及以TCL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系统厂商向这一领域的进军,后者如TCL、京东方、上广电等可以归为系统厂商支持部分。这两部分成为我国LCD驱动芯片发展的主力阵营。

虽然如此,但这两大阵营并不一定是最终赢家。对于LCD驱动芯片而言,量产型的技术以及高整合技术成为此类IC设计公司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两项评价指标正是目前我国业界需要完善之处。据业内人士估计,能够将产品有保证地量产,对于我国LCD驱动芯片厂商而言,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可以说,LCD驱动芯片市场是我国企业最有潜力可以挖掘的领域之一。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7.2
         
版权所有《世界电子元器件》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35号颐泉汇 邮编:100085
电话:010-62985649
E-mail:dongmei@eccn.com